国际服务业转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重要途径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业务趋势,已初见端倪。尽管舆论担忧中国是否能提供一定数量质量的人才供给,但大学生近期就业率数据,显示这方面暂时无忧。从一定时间看,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可能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有效途径。
来自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同比增长35%。按过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发展,到2015年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上介绍,2010年中国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达到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3%。由于我国社会稳定,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据IDC预计,2009年—2014年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4%,显著超过全球市场仅6.6%的增速。从发包国的地域构成来看,欧美业务占比从2005年的22.5%快速上升至2009年的48.0%,显示了欧美软件外包业务开始向中国转移。
国联证券最新的报告认为,曾全球领先的印度外包业已现疲态。随着印度离岸外包规模的扩大,政府效率变得低下,基础建设依然落后,外包人才由充沛变得缺乏,汇率和通胀推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都成为制约印度外包发展的不利因素。与传统的制造业不同,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资本是人力资源。据媒体报道,服务外包企业全部收入的约65%通常会被用于支付劳动成本,10%—15%用于支付物业租金和办公费用,余下的是利润。因此,能否供给足够多的人才,是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关键。对此,国内舆论似乎不大看好。有媒体报道评论说,在国内,一方面是产业人力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又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这是产业与教育的对接出现了问题。
但近年来的大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数据,似乎不支撑这一说法。
2011年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毕业生离开高校时就业率在70%-75%之间,年底就业率基本能够达到90%以上。他同时对此表示担忧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所以总量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尽管不排除有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数据上掺水的现象,但根据媒体的草根抽样调查来看,大学生近年来高就业率数据,不是太离谱。因此只要打开国门,降低国际服务业转移中国的成本,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担忧,以及人们对国内服务业产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
电话:010-65978801-302/010-65978801-306
传真:010-65978210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