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6月19日就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冼国义在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各试点地区抓紧落实深化试点总体方案,督促指导试点地区制定当地深化试点工作方案并尽快报商务部备案,协调推进各领域开放便利举措和政策保障措施尽快落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试点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高地,面向全球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提升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
试点成效显著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同意在17个省市(区域)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要求深入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开放路径,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
方案明确,深化试点期限从2018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同时,将北京、雄安新区新增为试点地区,将哈尔滨新区调整为哈尔滨市,将江北新区调整为南京市。
冼国义表示,2016年2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上海等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以来,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和各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下,积极探索,有序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积极成效。两年来,试点形成了29项经验,经国务院批准,目前正在向全国推广。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达51.9%,比试点前提高5个百分点。在试点的带动下,全国服务出口快速增长,2017年服务出口1.54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前试点地区在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说明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进一步扩大开放
此次深化试点方案专门提出了扩大开放的六项便利举措。冼国义介绍说,这次深化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试点探索的重点任务,推出诸多开放的便利举措:在金融方面提出了允许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在提交开业申请的时候申请人民币业务,对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离岸呼叫中心不设外资的股比限制,在签证便利、跨境自驾游、工程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开放的举措。
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服务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11.4%,出口增速继续快于进口增速。
白明认为,此次方案的确立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特别体现出政府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的指导以及为服务贸易提供的支持。中国是贸易大国,但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要成为服务贸易强国就要补齐短板。比如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中关于服务贸易的部分仍存在一些空白,方案的确立将加快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接轨。同时,对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可以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达到互利共赢。
此次服务贸易扩大开放,特别强调金融、电信、旅行、工程咨询、法律等领域。对此,白明表示,这些领域都是服务贸易中含金量较高的部分,中国要占领这块阵地。虽然在这些领域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可以借助货物贸易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白明说,目前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养老业、健康业等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政策支持。城市化、信息化建设引来对服务业的需求,加之消费升级等政策带动,将给服务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